奥氏体不锈钢常用牌号: 904L/N08904/W.Nr.1.453900Cr20Ni25Mo4Cu2/UB6/F904L/2RK65253MA(UNS S30815)F45/W.Nr.1.4835/1.4893/RA253MA/1Cr21Ni11Si2NCe 353ma(S35315) NAS185N/254SMO/UNSS31254/1.4547/UNSS31252254SMO(UNSS31254)/00Cr20Ni18Mo6CuN/F44/UNS S31252等 S35350 1Cr18Mn6Ni5N 属于节镍不锈钢,冷加工后有磁性,焊后有晶间腐蚀倾向.常用于制造铁道车辆及零部件. S35450 1Cr18Mn8NiN 室温强度高于18-8型不锈钢,在800度以下有较好的抗yang化和中温强度.用于制造较低温度稀硝酸的化工设备、稀硝酸地下贮槽、硝铵真空蒸发器等. S35550 1Cr18Mo10NI5Mo3N 以Mn、N代Ni型不锈钢,经固溶处理后在有机酸等介质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其有良好的力学及工艺性能,可用于自然循环法制造尿素、生产维尼纶和丙烯腈等设备. S30110 1Cr17Ni7 (301)在弱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经冷加工后具有高强度 也用于制造铁道车辆及零部件 S30210 1Cr18Ni9 (302)在≤65%的硝酸中具有良好耐蚀性,加工性能良好,焊后有晶间腐蚀倾向.常在建筑上做装饰部件,也可用于要求有一定耐蚀性的结构件和低磁性部件 S30314 Y1Cr18Ni9 奥氏体型易切销不锈钢,在钢中提高硫,磷含量,从而提高切削性能,常用于制造螺栓螺母,适用于在自动车床加工耐蚀性标准件. S30315 Y1Cr18Ni9Se 在1Cr18Ni9 钢的基础上添加0.15%以上的硒,并提搞硫磷含量,适用于自动车床加工的标准件,如螺栓,螺母等. S30408 0Cr18Ni9 (304)优良的耐蚀性及冷加工冲压性,低温性能好,在-180度的条件下力学性能仍佳.是奥氏体型不锈钢生产和用量多的牌号之一,如输酸管道、容器以及非磁性部件.
创新显活力、科技铸实力、雄厚的技术、先进的设施、配套的设备、科学的管理铸就了秉争实业有限公司的诚信、务实、、创新的敬业精神。始终秉承“产品有形、产品如人品;商道无形、商道如人道“的诚信的经营理念,铸就高质量的 江苏南通高温合金,以持续的质量保证、服务周到的售后跟踪以满足 江苏南通高温合金用户的需求。
哈氏合金(Hastelloy alloy)
一、引言
哈氏合金是镍基合金的一种,目前主要分为B、C、G三个系列,它主要用于铁基Cr-Ni或Cr-Ni-Mo不锈钢、非金属材料等无法使用的强腐蚀性介质场合,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等诸多领域。其牌号和典型使用场合如下表所示。
为改善哈氏合金的耐蚀性能和冷、热加工性能,哈氏合金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改进, 其发展过程如下:
B系列 :B → B-2(00Ni70Mo28) → B-3
C系列 :C → C-276(00Cr16Mo16W4) → C-4(00Cr16Mo16) → C-22 (00Cr22Mo13W3) → C-2000(00Cr20Mo16)
G系列 :G → G-3(00Cr22Ni48Mo7Cu) → G-30(00Cr30Ni48Mo7Cu)
目前使用广泛的是第二代材料N10665(B-2)、N10276(C-276)、N06022(C-22)、N06455(C-4)和N06985(G-3)。第三代材料N10675(B-3)、N10629(B-4)、N06059(C-59)处于推广阶段。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多个牌号的含~6%Mo的所谓“超级不锈钢”,替代了G系列合金,使得G系列合金的生产和使用迅速下降。
三、力学性能
哈氏合金的力学性能非常突出,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所以在机加工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其应变硬化倾向极强,当变形率达到15%时,约为18-8不锈钢的两倍。哈氏合金还存在中温敏化区,其敏化倾向随变形率的增加而增大。当温度较高时,哈氏合金易吸收有害元素使它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下降。
shbztjq
目前各种先进铸件制造技术和加工设备在不断开发和完善,如热控凝固、细晶工艺、激光成形修复技术、耐磨铸件铸造技术等,原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完善从而提高各种高温合金铸件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
不含或少含铝、钛的高温合金,一般采用电弧炉或非真空感应炉冶炼。含铝、钛高的高温合金如在大气中熔炼时,元素烧损不易控制,气体和夹杂物进入较多,所以应采用真空冶炼。为了进一步降低夹杂物的含量,改善夹杂物的分布状态和铸锭的结晶组织,可采用冶炼和二次重熔相结合的双联工艺。冶炼的主要手段有电弧炉、真空感应炉和非真空感应炉;重熔的主要手段有真空自耗炉和电渣炉。
固溶强化型合金和含铝、钛低(铝和钛的总量约小于4.5%)的合金锭可采用锻造开坯;含铝、钛高的合金一般要采用挤压或轧制开坯,然后热轧成材,有些产品需进一步冷轧或冷拔。直径较大的合金锭或饼材需用水压机或快锻液压机锻造。
2、结晶冶金工艺
为了减少或铸造合金中垂直于应力轴的晶界和减少或疏松,近年来又发展出定向结晶工艺。这种工艺是在合金凝固过程中使晶粒沿一个结晶方向生长,以得到无横向晶界的平行柱状晶。实现定向结晶的首要工艺条件是在液相线和固相线之间建立并保持足够大的轴向温度梯度和良好的轴向散热条件。此外,为了全部晶界,还需研究单晶叶片的制造工艺。
3、粉末冶金工艺
粉末冶金工艺,主要用以生产沉淀强化型和氧化物弥散强化型高温合金。这种工艺可使一般不能变形的铸造高温合金获得可塑性甚至超塑性。
4、强度提高工艺
⑴固溶强化
加入与基体金属原子尺寸不同的元素(铬、钨、钼等)引起基体金属点阵的畸变,加入能降低合金基体堆垛层错能的元素(如钴)和加入能减缓基体元素扩散速率的元素(钨、钼等),以强化基体。
⑵ 沉淀强化
通过时效处理,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γ’、γ"、碳化物等),以强化合金。γ‘相与基体相同,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点阵常数与基体相近,并与晶体共格,因此γ相在基体中能呈细小颗粒状均匀析出,阻碍位错运动,而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γ’相是A3B型金属间化合物,A代表镍、钴,B代表铝、钛、铌、钽、钒、钨,而铬、钼、铁既可为A又可为B。镍基合金中典型的γ‘相为Ni3(Al,Ti)。γ’相的强化效应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加强:
①增加γ‘相的数量;
②使γ’相与基体有适宜的错配度,以获得共格畸变的强化效应;
③加入铌、钽等元素增大γ’相的反相畴界能,以提高其抵抗位错切割的能力;
④加入钴、钨、钼等元素提高γ‘相的强度。γ"相为体心四方结构,其组成为Ni3Nb。因γ"相与基体的错配度较大,能引起较大程度的共格畸变,使合金获得很高的屈服强度。但超过700℃,强化效应便明显降低。钴基高温合金一般不含γ相,而用碳化物强化。